洁净无尘生产车间的建设要求涉及多个关键环节,需综合考虑设计、设备、管理和维护等因素。以下是主要建设要求的分类说明:
一、设计规划要求
洁净度等级
依据ISO 14644或行业标准(如GMP)划分等级(如ISO Class 5至8级),明确允许的微粒数量和尺寸。
例如:电子行业可能需要ISO Class 5(百级),而普通制药可能需ISO Class 8(十万级)。
功能区划分
分区明确:原料存储区、生产区、包装区、更衣区等,避免交叉污染。
人流、物流通道分离,配置缓冲间、传递窗或风淋室。
选址与环境
远离污染源(如交通干道、工业排放区)。
车间布局需考虑风向、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。
二、建筑结构与材料
围护结构
墙体/天花板:采用彩钢板、不锈钢等光滑、无缝隙、抗腐蚀材料。
地面:环氧自流坪或PVC地板,防静电、耐磨、无尘。
门窗设计
密闭型门窗,接缝处密封处理。
传递窗带互锁功能,人员入口设风淋室(风速≥20m/s)。
防尘措施
减少直角和凹凸结构,采用圆弧角设计。
管道、线路暗装或隐藏,避免积尘。
三、空调与通风系统(HVAC)
空气过滤
三级过滤:初效(G4)、中效(F7-F9)、高效(HEPA H13-H14)或超高效(ULPA)。
换气次数按洁净等级调整(如百级车间≥50次/小时)。
压差控制
洁净区对非洁净区保持正压(压差≥5Pa),高风险区压差梯度更高。
产尘区域(如粉碎间)需维持负压。
温湿度与新风
温度通常控制在20-24℃,湿度45%-65%(依工艺调整)。
新风量≥15%-30%,保证空气质量。
四、设备与材料选择
生产设备
选用低发尘、易清洁的不锈钢或特氟龙材质设备。
优先自动化设备,减少人员接触。
清洁工具
无尘抹布、专用吸尘器(HEPA过滤),禁用普通扫帚。
耗材管理
工作服、手套等需无尘材质,定期更换。
五、人员管理
准入控制
严格培训洁净规程,更衣流程(更鞋→更衣→风淋)。
限制非必要人员进入。
行为规范
禁止快速走动、喧哗,减少扬尘。
定期健康检查,避免污染源。
六、检测与维护
日常监测
使用粒子计数器、微生物采样仪检测洁净度。
记录压差、温湿度数据。
系统维护
定期更换过滤器,检查风机性能。
清洁消毒:墙面、地面每日清洁,空调系统定期消杀。
七、标准与法规
国际标准:ISO 14644(洁净室)、GMP(制药)、IEST(电子)。
国内标准:GB 50073(洁净厂房设计规范)、GB 50457(医药工业洁净厂房标准)。
注意事项
行业差异:电子车间需防静电,生物实验室需控制微生物。
节能设计:采用变频风机、余热回收等技术降低成本。
应急措施:停电、设备故障时的备用电源和应急预案。
通过科学设计、严格施工和规范管理,才能确保洁净车间长期稳定运行,满足生产需求。